<<登录旧系统审稿   登录新系统审稿>>

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进入审稿系统 ×
首页 学报新闻 学报概况 编委会 专家库 学术影响 投稿指南 审核流程 标准规范 下载专区 投诉邮箱 联系我们 EngLish

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》正文

狂犬病病毒P、M基因重组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初探
作者: 张银  罗廷荣  李晓宁  梁晶晶  
单位: 广西大学  广西大学  广西大学  
关键词: 狂犬病病毒 P蛋白 M蛋白 联合替换 生物学特性  
分类号:
摘要:

摘要:【目的】以广西街毒株GX01为研究对象,探索狂犬病病毒(RABV)P基因替换以及与M基因联合替换至弱毒株rRC-HL后,产生的重组突变体在宿主细胞内的传播能力、复制与转录能力以及致病性的变化,从而探讨P和M蛋白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。【方法】利用反向遗传技术,将GX01株的P基因分别替换到rRC-HL和rRC-HL(GX01M)株的对应基因。采用IFA及基因测序鉴定拯救的病毒,并测定重组突变体的多步生长曲线、病毒荧光灶面积和mRNA水平等,以鉴定病毒的传播能力以及转录与复制能力是否受到影响;同时通过将重组病毒攻毒4周龄昆明小鼠,验证单独P蛋白以及P蛋白与M蛋白联合替换后对狂犬病病毒致病性的影响。【结果】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拯救出rRC-HL(GX01P)、rRC-HL(GX01P-M)重组突变体,通过IFA测定病毒荧光灶面积以及多步生长曲线,发现rRC-HL(GX01P-M)在细胞上的传播能力比rRC-HL(GX01P)和rRC-HL(GX01M)强;在复制与转录水平上,rRC-HL(GX01P)强于rRC-HL(GX01M),低于rRC-HL(GX01P-M);攻毒4周龄昆明小鼠,发现rRC-HL(GX01P)和rRC-HL(GX01P-M)重组突变体均不致小鼠死亡。【结论】在一定程度上,重组突变体rRC-HL(GX01P-M)在细胞间传播能力及转录与复制水平强于rRC-HL(GX01P)株,也表明GX01株P蛋白与M蛋白在上述生物学特性上具有协同性;攻毒实验表明rRC-HL(GX01P)和rRC-HL(GX01P-M)株的致病性没有明显改变。

基金项目:
参考文献:
总浏览数: 2 0 9 2 1 8 8 5  今日总人数: 1 2 0 0 6
主办:广西农业科学院    地址: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   邮政编码:530007
电话:(+86)-771-3243905; (+86)-771-3244920   电子邮箱:nfnyxb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1 Nfnyxb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©2011《南方农业学报》编辑部   
 本系统由北京博思汇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服务电话:010-60213898
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