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登录旧系统审稿   登录新系统审稿>>

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进入审稿系统 ×
首页 学报新闻 学报概况 编委会 专家库 学术影响 投稿指南 审核流程 标准规范 下载专区 投诉邮箱 联系我们 EngLish

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》正文

云南瘤蚱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蚱总科系统发育分析
作者: 韦春梦1  陈亚珍1  刘 静1  邓维安2  李晓东1*  
单位: 1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  广西河池 546300;2广西师范大学/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   广西桂林 541006  
关键词:
分类号:
出版年,卷(期):页码:2023 ,54 ( 5 ): 页码:1303-1316
摘要:

【目的】通过分析云南瘤蚱(Thoradonta yunnana)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,重建蚱总科系统发育关系,为进一步明确蚱总科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位置提供理论依据。【方法】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对云南瘤蚱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,并结合已有的23种蚱类昆虫及2种蚤蝼科昆虫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(Protein-coding genes,PCGs)分别利用最大似然法(ML)和贝叶斯推断法(BI)构建蚱总科系统发育关系。【结果】云南瘤蚱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7859 bp,包括2个rRNA基因、22个tRNA基因、13个PCGs及一段非编码控制区。13个PCGs中,除nad6基因以TTG为起始密码子、nad5基因以不完整的T为终止密码子外,其余PCGs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且以完整的TAA或TAG密码子终止。22个tRNA基因中,仅trnS1基因缺少DHU臂,其余基因均能折叠成三叶草二级结构。在云南瘤蚱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中共发现6种重复序列,重复单元长度在29~204 bp不等。基于13个PCGs构建的ML法和BI法系统发育进化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,股沟蚱科和三棱角蚱科位于系统发育进化树的基部,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;刺翼蚱科、枝背蚱科及短翼蚱科位于发育进化树中部,属于中间类群;蚱亚科所有物种聚为一支,位于发育进化树顶部,属于较进化类群。【结论】研究结果支持蚱亚科为单系群,刺翼蚱科为并系群的观点,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股沟蚱科属于较原始类群,蚱亚科属于较进化类群的观点。

基金项目:
作者简介:
参考文献:
服务与反馈:
文章下载】【加入收藏
总浏览数: 2 3 0 2 5 7 5 1  今日总人数: 1 3 8 5 1
主办:广西农业科学院    地址: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   邮政编码:530007
电话:(+86)-771-3243905; (+86)-771-3244920   电子邮箱:nfnyxb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1 Nfnyxb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©2011《南方农业学报》编辑部   
  
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