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登录旧系统审稿   登录新系统审稿>>

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进入审稿系统 ×
首页 学报新闻 学报概况 编委会 专家库 学术影响 投稿指南 审核流程 标准规范 下载专区 投诉邮箱 联系我们 EngLish

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》正文

二斑素瓢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
作者: 朱国渊1  张永科1  2*  孔祥东1  许丽月1  黎小清1  张小娇1  王进强1  段 波1*  
单位: 1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  云南景洪 666100;2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  云南昆明 650201  
关键词:
分类号:
出版年,卷(期):页码:2023 ,54 ( 5 ): 页码:1293-1302
摘要:

【目的】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二斑素瓢虫[Illeis bistigmosa(Mulsant,1850)]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,分析其在瓢虫科(Coccinellidae)内的分类地位,为揭示瓢虫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提供理论依据。【方法】通过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二斑素瓢虫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,对基因组序列进行拼装和注释,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;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瓢虫科16个种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进化树,分析其在瓢虫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。【结果】二斑素瓢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7840 bp,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,22个tRNA基因,2个rRNA基因和1个A+T富含区(A+T rich region)。基因组全序列的AT含量为78.44%,表现明显的A+T偏向性。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cox1基因以TTG为起始密码子外,其余12个基因均以ATN为起始密码子;nad4、nad5、cox2和
cox3基因的终止密码子以单独的T结尾。除trnS1和trnP基因外,其余20个tRNAs的二级结构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,二级结构中有U-U或U-G碱基错配现象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,瓢虫亚科的所有物种聚在同一分支,支持该亚科的单系性;二斑素瓢虫与素菌瓢虫属(Illeis)另外2个种[柯氏素菌瓢虫(I. koebelei)和素鞘瓢虫(I. cincta)]聚为一个分支,组成姐妹关系。【结论】获得了二斑素瓢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,二斑素瓢虫线粒体基因组符合瓢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;二斑素瓢虫与柯氏素菌瓢虫和素鞘瓢虫的亲缘关系较近,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相一致。

基金项目:
作者简介:
参考文献:
服务与反馈:
文章下载】【加入收藏
总浏览数: 2 3 0 2 5 8 0 1  今日总人数: 1 3 8 7 5
主办:广西农业科学院    地址: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   邮政编码:530007
电话:(+86)-771-3243905; (+86)-771-3244920   电子邮箱:nfnyxb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1 Nfnyxb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©2011《南方农业学报》编辑部   
  
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