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》正文
10个糯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|
作者:
宋旭东 黄小兰 张振良 冒宇翔 陆虎华 周广飞 陈国清 郝德荣 胡加如 石明亮* |
单位: (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如皋 226541) |
关键词: |
分类号: |
出版年,卷(期):页码:2020 ,51 ( 10 ): 页码:2447-2453 |
摘要: |
【目的】分析10个糯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,为高效利用亲本材料选育穗部性状优良的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。【方法】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(NCⅡ),以10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(A1~A10)与5个测验种(B1~B5)组配50个杂交组合,通过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,调查F1代穗部性状(穗长、穗粗、秃尖长、穗行数和行粒数)的一般配合力(GCA)、特殊配合力(SCA)、广义遗产力和狭义遗传力。【结果】50个杂交组合穗部性状春播平均值均大于秋播平均值。秋播穗部性状(除穗行数外)的变异系数大于春播,春播和秋播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均最大,约50.0%,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.0%左右。 综合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,A3(T2)、A4(JS0381)和A6(S181)穗长、穗粗、行粒数和穗行数的GCA表现为较高正向效应,秃尖长表现为负向效应,综合表现较好,以其组配的杂交组合A6×B3(S181×JN2-8)、A6×B5(S181×RJ)、A6×B2(S181×W150)、A4×B5(JS0381×RJ)和A3×B5(T2×RJ)的多数穗部性状SCA也较高,且SCA效应值排名前10位,是强优势组合。春播和秋播中穗长和穗粗GCA方差均较高(>80.0%),且远高于SCA方差,秃尖长和行粒数GCA和SCA方差相近;穗长、秃尖长和穗行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大(>54.0%),穗粗和行粒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小(<45.0%)。【结论】S181、T2和JS0381综合表现较好,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,易组配出穗部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,可在育种实践中重点利用。穗长、秃尖长和穗行数可进行早代选择,而穗粗和行粒数宜晚代选择。 |
基金项目: |
作者简介: |
参考文献: |
服务与反馈: |
【文章下载】【加入收藏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