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》正文
碳酸盐碱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血清pH、游离氨浓度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|
作者: 赵 岩 吴俊伟 孟 森 王 燕 吴 昊 赵金良* |
单位: (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) |
关键词: 尼罗罗非鱼 碳酸盐碱度 血清pH 游离氨 CA基因 GS基因 |
分类号:S965.125 |
出版年,卷(期):页码:2016 ,47 ( 6 ): 页码:1032-1038 |
摘要: |
【目的】了解碳酸盐碱度对罗非鱼的毒性及其相应耐受机制,为耐盐碱罗非鱼育种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指导。【方法】将尼罗罗非鱼从淡水直接转入4个碳酸盐碱度处理(4.0、6.0、8.0和10.0 g/L NaHCO3)中进行急性胁迫试验,利用pH计、紫外分光光度计及荧光定量PCR,分别检测胁迫0.5、1.0、4.0、6.0、9.0、12.0、18.0、24.0、36.0和48.0 h的罗非鱼血清pH、游离氨浓度及肾组织中碳酸酐酶(CA)和谷氨酰胺合成酶(GS)基因的相对表达量。【结果】在各碳酸盐碱度处理组中,胁迫1.0 h后罗非鱼的血清pH、游离氨浓度均发生显著变化(P<0.05)。经4.0和6.0 g/L碳酸盐碱度胁迫48.0 h后未出现死鱼现象,其血清pH、游离氨浓度及CA基因、GS基因的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;经8.0 g/L碳酸盐碱度胁迫9.0 h后陆续出现死鱼现象,血清pH高达8.11、游离氨浓度为486.28 μmol/L,至胁迫12.0 h后罗非鱼全部死亡;经10.0 g/L碳酸盐碱度胁迫出现死鱼的时间明显早于8.0 g/L碳酸盐碱度胁迫,胁迫1.0 h后其血清pH达8.14、游离氨浓度为365.89 μmol/L,胁迫4.0 h后罗非鱼全部死亡。【结论】尼罗罗非鱼能耐受的血清pH上限在8.10附近,耐受的游离氨浓度为525.66 μmol/L。在低碳酸盐碱度(小于6.0 g/L)胁迫下,尼罗罗非鱼可通过生理调控血清pH和游离氨浓度而适应胁迫逆境,且CA和GS参与了相应离子的转运及氨氮代谢。 |
【Objective】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breeding,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lkalinity-to- |
基金项目: |
作者简介: |
参考文献: |
服务与反馈: |
【文章下载】【加入收藏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