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目录
|
|
2021,52(9):
|
·
四封
|
|
2021,52(9):
|
·
凡纳滨对虾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肌肉生长发育 相关基因的筛选
|
杨春玲1,陈慧芳2,彭 敏1,李强勇1,曾地刚1,刘青云1,赵永贞1,陈晓汉1,陈秀荔1*
|
2021,52(9):
|
·
小麦TaTDR-Lik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
|
都晶晶1,夏 玉1,任 扬1,李燕红1,李 政2,张改生1,3,王军卫1, 马守才1,宋瑜龙1,3,齐 倩1,牛 娜1,3*
|
2021,52(9):
|
·
小麦NPR1基因家族鉴定及其表达分析
|
李雅倩1,2,王 林1,2,宋婧含1,2,牛红莉1,朱 光2,高春保1,2,方正武1*,刘易科2*
|
2021,52(9):
|
·
小麦TaARF20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
|
郭晓凤1,王超杰2,张莉莉1,景豆豆1,李 政3,都晶晶1,马守才1*
|
2021,52(9):
|
·
西南麦区96份小麦育种材料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
|
李晓荣1,张中平1*,孙永海1,善从锐1,包晓鹏1,赵 鹏1,刘 琨2,丁明亮2,3*
|
2021,52(9):
|
·
瑞华麦523 PPO活性及1BL/1RS易位相关 基因的分子检测
|
王 歆1,金彦刚1,2,夏中华2,钱禄巧1,郑甲成1
|
2021,52(9):
|
·
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多个 世代生命表的影响
|
谢佳燕,吴 聪,林 佳,李 睿
|
2021,52(9):
|
·
硫包衣缓释肥施用方式调控红皮强筋小麦产量、 品质及氮效率的特征分析
|
顾颖慧1,刘虹丹1,刘文成1,朱 敏1,2,3,李天兵4,李春燕1,2,丁锦峰1,2, 郭文善1,2,3,朱新开1,2,3*
|
2021,52(9):
|
·
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2:5家系的籽粒品质 性状及其QTL分析
|
王掌军1,许娜丽1,王新华1,马冬花1,杨 杰1,李清峰1, 刘彩霞1,刘凤楼1,亢 玲2,张双喜2*
|
2021,52(9):
|
·
251份小麦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
|
许娜丽1,王新华1,马冬花1,杨 杰1,李清峰1,2,刘凤楼1,2,刘彩霞1, 刘根红1,张晓岗1,王掌军1,2*
|
2021,52(9):
|
·
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重金属赋存与 有机碳关联性分析
|
王军广1,赵志忠1*,王 鹏2,唐 薇1,赵泽阳1,郭 术3
|
2021,52(9):
|
·
粉垄耕作与氮肥减施对木薯地土壤温室气体 排放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
|
杨慰贤1,覃锋燕1,刘彦汝1,韩 笑1,周 佳2,韦茂贵1*,申章佑2*,韦本辉2
|
2021,52(9):
|
·
秸秆覆盖对广西甘蔗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
|
甘 磊1,2,邓婉珍2,陶涣壮2,李 帅2,陈廷速3,张建兵4*
|
2021,52(9):
|
·
螯合剂对青葙吸收富集土壤中镉、铅、 锌和铜的影响
|
陈 伟,廖 洁,杨玉霞,蒋文艳,王海军,李晓妤,莫磊兴,王天顺*
|
2021,52(9):
|
·
抗菌药对紫花苜蓿萌发的生态毒性作用
|
郑汝青1,杨 剑1,周 玲1,孙海峰2,廖书丹1,王 剑1,谭艾娟2*,吕世明1*
|
2021,52(9):
|
·
茉莉酸甲酯诱导的玉米对粘虫生长发育的影响
|
林东江,林港华,王亚如,高三基,王锦达*
|
2021,52(9):
|
·
辣椒炭疽病菌效应因子NIS1-PCR-RFLP 标记系统的建立
|
欧阳超1,2,刘思珍1,2,满益龙3,盛家伟2,4,陈 岳2,张 鑫2, 刘 勇1,2,张德咏1,2,谭新球1,2*
|
2021,52(9):
|
·
女贞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测定
|
杨 迪1,郑雪玲2,黎 鹏2,徐东亚2,杜婵娟1,黄思良2*,付 岗1*
|
2021,52(9)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