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目录
|
|
2021,52(8):
|
·
四封
|
|
2021,52(8):
|
·
2013—2019年我国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血清1型 毒株的分离与遗传特征分析
|
李卓然1,吴健敏2,朱建波1,王金萍1,吕敏娜3,肖 雷1,杨振兴1, 廖德芳1,李华春1*,杨 恒1*
|
2021,52(8):
|
·
黄独赤霉素受体基因DbGID1s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
|
唐文芳,徐升胜,龙雯虹*
|
2021,52(8):
|
·
怀玉山三叶青黄酮醇合酶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
|
洪森荣1,2,3,4,陈正梦1,戴慧珍1,邓曼蕾1
|
2021,52(8):
|
·
云南省野生半夏资源调查及种质评价
|
寸 竹1,2,3,董 益1,2,3,张广辉1,2,陈军文1,2,3*
|
2021,52(8):
|
·
广西产罗汉松叶指纹图谱研究
|
陈明伟,韦锦梅,甄丹丹,丘 琴*,卢显兴,黄秋艳,甄汉深
|
2021,52(8):
|
·
灯盏花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化感效应分析
|
王田涛1,关德军2,杨 梅1,钟汝艳1,卢丙越1,孟衡玲1*
|
2021,52(8):
|
·
杉树林下土壤酚类物质对三七的化感作用
|
张义杰1,陆仁窗1,李天尧1,2,叶 辰1,范黎明1,杨 敏1,黄惠川1, 刘屹湘1,何霞红1,3,朱书生1*
|
2021,52(8):
|
·
不同种源滇重楼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
|
王元忠1,沈 涛2,张金渝1*
|
2021,52(8):
|
·
茅苍术林下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及其 根茎品质的影响
|
张 莉1,张艳玲1,刘红云1*,刘合满1,徐运飞1,尹 健1,熊念兵2
|
2021,52(8):
|
·
太子参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
|
何 洁1,梁 霜1,张国俊1,赵 致2,李 忠1,2*
|
2021,52(8):
|
·
津岛链霉菌JT-2F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
|
宋利沙1,蒋 妮1*,张占江1*,陈乾平1,冯世鑫1
|
2021,52(8):
|
·
贵州山豆根根腐病病原菌鉴定
|
唐小迪1,魏升华1,秦 睿2,崔文艳1,何朋杰1*
|
2021,52(8):
|
·
抗金银花白粉病菌贝莱斯芽孢杆菌HC-8菌株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
|
黎燕珊,崔文艳,张陈芳,黄小欣,何朋杰*
|
2021,52(8):
|
·
玉木耳漆酶基因Aclac的克隆及原核表达
|
苏文英1,谭一罗1,刘晓梅1,杨和川1,秦裕营1,李 晓2*,任立凯1*
|
2021,52(8):
|
·
41份黄椒种质资源表型及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
|
邱胤晖,林淑婷,曾绍贵,罗 英,朱邦彤,李永清*
|
2021,52(8):
|
·
54份可可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分析
|
谢 薇1,2,赖剑雄2,秦晓威2,朱自慧2,李付鹏2*
|
2021,52(8):
|
·
庐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AM真菌 资源及其分布特征
|
吴佳海1,2,孔凡前2,3,刘苑秋1,2,邹 芹2,3,张 毅2,3, 罗天宇1,秦敬泽1,刘 玮1,2*
|
2021,52(8):
|
·
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 N2O排放系数研究
|
王芝麟1,邹 彬1,张 涵1,郭季璞2,韩林蓉3,王 逗4,5, 李玲玲5,秦红灵4*,郭家骅3
|
2021,52(8)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