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目录
|
|
2020,51(3):
|
·
四封
|
|
2020,51(3):
|
·
薏苡油脂合成关键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
|
付瑜华,蒙秋伊,李秀诗,杨小雨,敖茂宏,周 祥,申 刚,刘凡值*
|
2020,51(3):
|
·
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质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
|
徐胜涛1,王攀磊1,何 翔1,2,魏加弟3,张 莉1,2,王美存4,王永芬4, 杨佩文1,俞艳春4,郑泗军1,5*
|
2020,51(3):
|
·
蔗根土天牛成虫产卵习性及温度对卵发育的影响
|
于永浩1,覃江梅1,龙秀珍1,曾宪儒1,江小冬1,韦德卫1,高 燕2*
|
2020,51(3):
|
·
贵州小麦品种(系)籽粒低PPO活性种质资源筛选
|
晏 权1,2,任明见1,2,李振华1,2,徐如宏1,2*
|
2020,51(3):
|
·
水稻苗期耐低锌种质资源鉴定与筛选
|
王 芳,杨 婷,周乾顺,武美燕,田小海,张文英*
|
2020,51(3):
|
·
新型化学杀雄剂与表面活化剂组合筛选及其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
|
张建朝1,2,赵 杨1,牛 娜1,宋瑜龙1,马守才1,高 翔1, 张改生1,王军卫1*,董 剑1*
|
2020,51(3):
|
·
不同氮肥水平下烟草CO2响应曲线的拟合分析
|
朱宣全,贾 孟,史普酉,杨成翠,白羽祥,张恒康,吕 芬*,王 戈*
|
2020,51(3):
|
·
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地形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
|
郑 鸾,龙翠玲*
|
2020,51(3):
|
·
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的效果
|
梁 阗1,杨尚东2*,何为中1,谭宏伟3*
|
2020,51(3):
|
·
不同叶面肥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
|
不同叶面肥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
|
2020,51(3):
|
·
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及抗性检测
|
刘世江1,2,赵琪君1,2,丁 怡1,2,李荣玉1,2*,文小东1,宋星陈1
|
2020,51(3):
|
·
不同培养条件对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 萌发的影响
|
邹凯茜1,田丽波1*,商 桑2,陈虹容1,郭雪松1,李婉豫1,曾丽萍1
|
2020,51(3):
|
·
广东甘薯疮痂病病原菌鉴定
|
于 琳1,2,佘小漫1,蓝国兵1,汤亚飞1,李正刚1,邓铭光1,何自福1,2*
|
2020,51(3):
|
·
云南三七根腐病病原细菌的鉴定
|
张晋豪1,杨 俊1,姬广海1*,王彦芳1,张荣琴1,代真林1,刘 棋1,魏兰芳2
|
2020,51(3):
|
·
特晚熟蕉柑果实发育后期品质变化及与 果园温湿度相关性分析
|
特晚熟蕉柑果实发育后期品质变化及与 果园温湿度相关性分析
|
2020,51(3):
|
·
猴樟苗期生长规律及植株养分动态变化
|
于志民1,唐佳乐1,涂淑萍2
|
2020,51(3):
|
·
LED光源对番茄嫁接成活率及幼苗 生理响应的影响
|
徐博娅,钟 川,刘斯晗,梁梦迪,田茂燕,向婷颖,阳燕娟,于文进*
|
2020,51(3):
|
·
黄梁木环割促萌正交试验及混合效应模型分析
|
阙青敏1,谭锦豪1,张 登1,欧阳昆唏1,陈晓阳1*,李华强2
|
2020,51(3):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