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目录
|
|
2020,51(10):
|
·
四封
|
|
2020,51(10):
|
·
凡纳滨对虾微粒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3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
|
郑佩华1,2,汪 蕾1,张秀霞2,3,李军涛2,3,张泽龙2,3,王冬梅2,3,冼健安2,3*,王安利1*
|
2020,51(10):
|
·
不同发育时期亚麻茎秆中木质素积累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的挖掘分析
|
谢冬微,孙 健*
|
2020,51(10):
|
·
海南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
|
孙树晴1,2,康 立3,兰国玉2,4*,陈 伟1,杨 川2,4,吴志祥2,4
|
2020,51(10):
|
·
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
|
林刚云,肖 健,吴银秀,黄小丹,杨尚东,屈达才*
|
2020,51(10):
|
·
促生菌对土壤养分、酶活性及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
|
韦江璐1,覃 英1,谢显秋1,陈教云1,董登峰1,邢永秀1*,李杨瑞1,2*
|
2020,51(10):
|
·
不同生长年限桔梗根部内生细菌种群结构分析
|
宋旭红,李隆云*,崔广林,丁 刚
|
2020,51(10):
|
·
袋料种植淮山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
|
劳承英,韦本辉,周灵芝,申章佑,李艳英,胡 泊,黄渝岚,周 佳*
|
2020,51(10):
|
·
水旱轮作模式下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
|
苏 燕1,李 婕1,曹雪颖1,莫 宛1,郑 虚2,姚姿婷1*,邹承武1*
|
2020,51(10):
|
·
耕作深度与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
|
祖韦军1,潘文杰1,2,张金召3,李 雨3,林叶春4*,郎胜勇5
|
2020,51(10):
|
·
施用中药渣堆肥对土地整治区新改土土壤细菌 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
|
罗友进1,廖敦秀2,韩国辉1,胡佳羽1,张 慧2,余 端2,李 燕2*,谢永红1
|
2020,51(10):
|
·
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
|
周 佳,周灵芝,劳承英,申章佑,李艳英,胡 泊,黄渝岚,韦本辉*
|
2020,51(10):
|
·
红麻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(HcGR)的克隆及 盐胁迫下表达分析
|
梁国旺1,李增强1,周步进1,常蒙蒙1,陈 涛2,陈 鹏1*
|
2020,51(10):
|
·
芝麻籽粒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变异及杂种优势分析
|
许方涛1,周 瑢1,崔向华2,高 媛1,张艳欣1,张秀荣1,游 均1,王林海1*
|
2020,51(10):
|
·
213份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及高产种质筛选
|
吕 丹1,黎瑞源2,郑 冉1,郑俊青1,朱丽伟1,石桃雄1*,陈庆富1
|
2020,51(10):
|
·
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 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
|
金 轻1,赵 红2,3,林丽萍4,杨忠慧2,3,李宏生2,3,刘 琨2,3, 杨木军2,3,李绍祥2,3*,丁明亮2,3*
|
2020,51(10):
|
·
10个糯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分析
|
宋旭东,黄小兰,张振良,冒宇翔,陆虎华,周广飞,陈国清, 郝德荣,胡加如,石明亮*
|
2020,51(10):
|
·
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
|
任春梅1,杨 柳1,缪 倩1,陆 芳1,顾 雪2,程兆榜1*
|
2020,51(10):
|
·
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3类酶活性的影响
|
鲁智慧1,和淑琪1,郭 晋2,陈亚平1,胡雪琼3*,李 浩1,谢 琦1,桂富荣1,4*
|
2020,51(10):
|